EN
内页banner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公司文化

大爱无疆!旺欣达则兼济天下

——让世界用旺欣设备、吃中国豆腐、讲中国故事

 

滔滔不竭的黄河水,滋养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优秀儿女;那巍峨屹立的雄伟泰山,撑起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脊梁。悠悠五千年岁月,历经沧桑,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,尤其是她那惊艳世界的四大发明——造纸术、印刷术、火药、指南针,不仅开辟了近代欧洲一条条新航线,更让世界连接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。

如今,被誉为“中国第五大发明”的豆腐,正散发出新的独特魅力,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深深吸引着世界的目光,让世界各国人民进一步了解中国,认知、品味她的亘古、悠远与深邃!

豆腐的发明,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。在中国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初期,刘邦之孙、道家有名人物刘安在炼制不老丹药时,无意中用石膏点中豆浆汁而发明了豆腐,可见,豆腐因养生而生,也因取材方便、制作简单、味道可口、营养价值高而被后世钟爱。

 

【中国饮食文化的一朵瑰丽奇葩

 

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,源远流长,可谓冠绝世界。经过五千年历史岁月的沉淀,中国的饮食早已超出了食物本身,更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,不仅推动了各民族文化的交融,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豆腐里有岁月,豆腐里有文化。豆腐就是中国优秀饮食文化中绽放两千年愈发艳丽的一朵奇葩。唐代是诗的国度,“旋乾磨上流琼液,煮月档中滚雪花”,这是赞美豆腐的zui美诗句;朱元璋留下的“珍珠翡翠白玉汤”亦是对豆腐zui好的褒奖;“豆腐西施”更是作为美丽与魅力的代称而名满中华。

就连那曾写过无数气势恢宏、激情豪迈词作的苏东坡,也曾用婉约、温情抒发对豆腐的喜爱之情。苏东坡极其喜食豆腐,甚至到了为其倾倒的程度。他在杭州做官时,经常亲自动手制作美味豆腐,故有“东坡豆腐”的雅号流传至今。

中国有名思想家孔子说: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。“精”、“细”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。豆腐的制作、烹饪,以及在两千年的发展中,充分体现了“精”、“细”之道。自豆腐被发明后,经过历代的不断改善,工艺逐渐完善,到了北宋,豆腐的做法已十分成熟。在宋代的很多典籍中,有许多都谈到豆腐的制作。当时,已经探索出豆粒研磨粗细的程度,对蛋白质的溶解、胶体溶液生成的好坏,以及对生成豆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影响的经验。在宋代,豆腐得到了全民普及,而且发明了用豆制品与面筋制成的“仿荤素菜”,色香味俱全,几乎能够以假乱真。

豆腐制作工艺的不断提升,豆腐制品种类的逐步增多,豆腐菜肴的日益丰富,豆腐品尝的方法和感受,以及豆腐的精神和品质,构成了du具东方魅力的“豆腐文化”。

豆腐的制作流程,更是饮食文化精细之道的体现。要制成洁白细嫩清新爽口的豆腐,须经过多道工序:选豆、泡豆、滤豆、磨豆、煮浆、过滤、点卤、压榨。其中,点卤是zui重要的一道工序,“卤水点豆腐,一物降一物”就出自这里。

豆腐还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。无贵贱之分,上至皇室贵胄、下至平民百姓都喜爱食用,皆因其美味可口、营养丰富、取材简单、制作方便。

文化自有其魅力与力量。文化的魅力在于其孕育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,并传承后世,弥久余香;文化的力量在于其思想与信仰,能够让一个民族拥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,让人高山仰止,不可逾越。豆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朵瑰丽的花朵,在当今愈加开放的世界大潮中,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与不可阻挡的力量,让中国文化更有分量、更有温度、更能穿透人心!

 

【文化交流的使者

 

20世纪80年代初,当中国刚刚开启改革开放的时候,美国《经济展望》杂志宣称:“未来10年,zui成功zui有市场潜力的并非汽车、电视或电子产品,而是中国豆腐!”这虽然是对中国豆腐的溢美之词,但足见世人对豆腐的钟爱。实际上,作为zui成功的文化交流使者,豆腐早在1200多年前就远渡重洋,走出国门。

公元757年,当时的扬州大明寺和尚鉴真东渡日本,带去了中国的多项传统制作工艺,其中就包括豆腐的制作工艺。因此,鉴真和尚被尊称为日本豆腐行业的祖师。宋朝年间,中国豆腐又传入了朝鲜。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,有个叫李石曾的清朝兵部侍郎,他的一个公子到法国留学,把中国的豆腐制作工艺带到了法国,豆腐传入欧洲。由此,带着浓浓中国味道的豆腐成为世界各国民众餐桌上的美味佳肴,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使者和桥梁。

豆腐走向世界,并被世人广为食用,离不开名人雅士对她的钟爱。

在中国,风流天子乾隆钟爱豆腐。据清皇宫膳食档案统计,他一生所食豆腐在百种以上,每膳必食豆腐;他一生七下江南,每到一处总要派人搜尽当地豆腐菜、豆腐小吃,也多次品尝豆腐宴,饱江南豆腐之口福。

国父孙中山对豆腐情有独钟,在各种食品中对豆腐评价zui高,称:“夫豆腐者,实植物中之肉料也,此物有肉料之功,而无肉料之毒。”他还把豆腐写进了《治国方略》,说豆腐是穷人的肉食,人人都爱吃豆腐,吃豆腐健身体,长精神。

一代伟人毛泽东1958年回长沙,在火宫殿吃家乡菜,一边品尝长沙的名吃臭豆腐,一边风趣幽默地对工作人员说,火宫里的臭豆腐,有三个特点,闻起来很臭,看起来很脏,吃起来很香。毛泽东曾风趣地说过:“中国的豆腐、豆芽菜、皮蛋、北京烤鸭是有特殊性的,别国比不上,可以国际化”。

更为有趣的是,周恩来和邓小平年轻时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,曾在巴黎开了一间“中华豆腐店”,人们后来回忆,生意那是相当的火爆。

不仅如此,外国政要也喜欢吃中国的豆腐,例如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、中曾根康弘,缅甸前总理吴努,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,朝鲜的金日成,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等。金日成还派专家来中国学习制作腐乳的技术;美国总统克林顿为了保持健康,戒掉吃汉堡的习惯,唯独对豆腐久吃不厌;日本天皇还曾特别喜欢北京丰泽园饭庄的豆腐菜,专门派飞机运回日本食用,对豆腐喜爱到无以复加的地步。

他们之所以喜食豆腐,皆因豆腐美味可口、做法多样,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。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五代时候,百姓就称呼豆腐为“小宰羊”,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把豆腐的营养价值与羔羊肉相提并论了。

现代的研究显示,在100克的豆腐中,蛋白质的含量是9.2克,在100克的羊肉中,蛋白质的含量是10.7克,而且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植物蛋白营养价值更高,对人体的健康更为有利。豆腐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,其含有的异黄酮等物质对癌细胞有很好的抑制作用。更神奇的是,人体对豆腐的消化吸收率,达95%以上,早起一碗豆腐汤,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求量,强于山珍海味,胜过妙法仙丹。可以说,豆腐是食疗的佳品。

两千年的悠悠岁月,如今,豆腐这个素有“植物肉”美称、被誉为中国“第五大发明”的普通但不平凡的食品,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zui健康美食,再次焕发出蓬勃的生机,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、包罗万象!

 

【新时代,旺欣的使命是什么

 

坐落在中国改革开放zui前沿上海的旺欣豆制品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,向来都有世界眼光、全球梦想。25年来,旺欣将“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”作为生产理念,将“智能化生产、零人工操作”作为追求目标,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成套、智能化的解决方案。目前,旺欣为中国所有大型豆制品生产企业,及美国黄雅鸿、英国富康豆制品、泰国正大集团、缅甸梅建梁腐竹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提供200多种豆制品生产设备。

作为豆制品设备的专业生产企业和领航者,上海旺欣将致力于在全世界做好豆腐事业,传播豆腐文化,讲好豆腐故事,致力于做好“中国第五大发明”的传承者和推广者,让豆腐成为全世界民众餐桌上的美味佳肴,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。

如今,在新时代,随着“一帯一路”战略的深入推进,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,旺欣也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深耕豆制品设备研发与生产领域,布局海外发展战略,拓展海外豆制品设备市场,传播中国豆腐文化。

非洲,这片被称为zui有末来与希望的大陆,正散发出诱人的魅力,与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。然而,贫穷与落后也成为这片大陆的代名词。非洲是全球贫穷国家zui集中的地方,世界上zui穷的50个国家中有33个在非洲,人均GDPzui低的10个国家中有9个在非洲。

在贫穷与饥饿中挣扎的非洲人民,营养不良成为对健康与生命zui大的成胁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,仅严重急性营养不良就影响了全世界约1900万5岁以下儿童,每年约有40万儿童死亡,其中绝大多数在非洲。

大爱无疆,达则兼济天下!走向世界的旺欣把目光主要聚焦在非洲、把责任放在非洲、把使命担当留在非洲。旺欣希望用自己在豆制品设备生产和制造行业的领先地位,在非洲推广大豆种植和豆制品生产,用豆腐改善当地人的膳食营养结构,在促进他们健康的同时,也尽力让他们中的部分人逐渐摆脱贫困。

几十年前,“绿色革命”以化肥、灌溉和良种提高了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,却从来没有在非洲扎根。然而,非洲许多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肥沃的土壤——除了靠近撒哈拉和南非一线的土地,其他地方都很适合种植,如果引入现代农耕技术,并通过适当的商业操作使农民有财力应用它们,非洲这一潜在的“天下粮仓”不仅能够自给自足,还可以有余粮出口,致富将不是梦。

当前,许多国家和企业已经在非洲进行大面积的现代农业种植,有些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存环境。在广泛调研和我国“一带一路”推动企业走出去的基础上,旺欣抓住这一新时代难得的历史机遇,向非洲进军,尤其要扎根适合大豆种植的国家,如莫桑比克、南非等国。

旺欣计划在这些非洲国家推广大豆种植,发展现代农业,培育现代农民,同时,建立现代化的豆制品生产工厂,招募当地工人,生产迎合非洲口味的豆制品,大力宣扬豆腐文化,让豆腐成为非洲人餐桌上的常见食品,zui终实现市场繁荣、工人农民致富、投资者获益、所在国家就业率提升和改善当地民众健康的多赢局面。

新时代、新梦想、新机遇、新使命。旺欣正以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,诠释科技、健康与未来的真意。正如旺欣的领路人谢剑锋总经理所说,着眼未来,旺欣将不断引领豆制品行业朝着生产智能化、产业规模化、市场竞争化、产品高端化的方向发展,加大对外宣传与技术交流力度,建立、健全外贸体系,做大“旺欣制造”的品牌,让世界各国民众都能用旺欣设备,吃中国豆腐,讲中国故事。